在深澳镇走马埔村,放眼望去,海面上漂浮着大片彩色生态浮球方阵,宛若彩虹,构成了一幅美丽多彩的“海上牧场”图景。这片被众多市民游客誉为“彩虹海”的地方就是南澳县生态养殖示范基地,每个浮球之下是当地养殖的牡蛎。“汕头南澳环境禀赋、资源禀赋非常好,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。”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认为,海洋养殖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除了产量提升之外,还要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;比如要让海产品实现高质化,可以通过高新技术除掉生蚝、贝类等海产品中的病原菌,控制有害病原体的增加,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
要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重中之重。吴清平表示,北回归线从南澳岛穿过,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空间巨大。未来发展海洋经济,与微生物制造结合起来,对于促进汕头生物技术的发展,以及高附加值海产品生产、大健康产业发展都有广阔的前景。华南农业大学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也表示,南澳四面环海,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,为市民游客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,除了发展旅游业、渔业之外,还可以发展海洋养殖。
“向深海要产能,要效益。”中科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、院长陈广浩谈到,深海养殖是今后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,但深海养殖比浅海、近海养殖成本高很多,要选择高附加值鱼种的水产养殖;加上深海养殖不占用近海资源、不污染近海等优点,可以把对海洋环境影响降到最少。